|          |               |     +A     -A     |    
繁中
EN简中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
20 March 2020 (Fri) 09:00:00
旺角
路邊監測站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
20 March 2020 (Fri) 09:00:00
旺角
路邊監測站
分享        打印  

邵志堯博士成報專欄分享: SDG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二)

現代都市人的病痛大部分都是吃出來的,古時那會有三高和糖尿病,今天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便是一日三餐,並認定為金科玉律,早餐和午餐很多都相隔不超過四小時,食物未完全消化,新的食物又進入胃裡,其實古時的人只有在捕捉到獵物才能進食,人類幾十萬年的基因是習慣空腹而不是飽肚,一日三餐是在工業化之後的產物,大量食品公司生產食物如穀類、餅乾和麵包等,要製造需求才能夠把貨物銷出去,大學是一個很好的地方作洗腦工程,因為普羅大眾都盲目相信權威,尤其是出自大學教授的口中。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吃過多其一會令到自己患病風險增加,其二也會剝奪第三世界的人獲取食品的機會,天主教教義有七宗罪,貪饕便屬於人類惡行其中之一,貪饕——饕餮的欲望,過分貪戀口福的快樂,浪費食物或者過度放縱食慾,不負責任貪圖味覺享受皆為暴食貪饕一罪。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凶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慾的象徵,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2016年醫學獎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此殊榮,大隅良典研究進一步發現15個與「自噬作用」密切相關的基因,所謂自噬作用,是指細胞在缺乏營養和能量供給,應對短暫的生存壓力時,可通過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從而維持生命。一言以蔽之,細胞在饑餓的時候,能把自己體內的非必要的、無用的或有害物質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自噬作用也可能降解潛在的毒性蛋白等體內多餘的垃圾物質,來阻止細胞被毒素損傷,或是因此而阻止細胞的凋亡進程。所以應驗了Less is More,食少些更長壽。

 

(原文刊載於《成報》專欄:周一名嘴工作室)

 

活動及新聞中心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無障礙網頁守則聲明

Copyright © Allied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s Group Limited.

Powered by Backroom Creative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