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     -A     |    
繁中
EN简中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
20 March 2020 (Fri) 09:00:00
旺角
路邊監測站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
20 March 2020 (Fri) 09:00:00
旺角
路邊監測站
分享        打印  

邵志堯博士成報專欄分享: SDG 11 可持續城鄉

很多人去看香港的問題不是以一個城市的角度去考慮,而是以一個國家的布局去思考,一個國家有城市有鄉郊,居住在城市的人,尤其是超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生活指數非常的高,能在這裡居住的人,不是擁有很高的生產力,便是來自全國四方八面的達官貴人,退休或生產力稍弱的很難在四大超級城市立足,所以便有「告老歸田」或「告老還鄉」的成語,只有鄉下較低的生活標準才適合退休人士居住,香港更是國際超級大城市,和紐約、倫敦和東京齊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爭鋒,但香港人卻希望能在香港退休,這個要求殊不簡單。

 

七八十年代香港仍有條件能做到「告老歸田」,新界和離島仍未開發,人口只是現在一半,只要願意降低生活標準,是可以頤養天年,但是香港躍升為國際城市之後,新界和市區的生活費用差異縮小,現在已不是田,在香港退休如果沒有自置物業和資金,真的是舉步維艱,香港為甚麼多老人住在籠屋和設施簡陋的老人中心,是因為香港的生活成本太高所至,香港人如果條件不夠豐厚不應在香港安渡晚年,應該在內地尋找一個田給他去歸。

 

香港每年花在老人院購買床位的費用也不小,但是居住面積狹小,服務人員工資不便宜,造成老人院好像人間地獄,為甚麼不將這些錢在內地尋找地方提供老人服務,內地地價和人工便宜,居住環境和獲得的服務應該會更加好,這一波疫情恰巧反映老人院的陋病。

 

有些人會覺得和老人分隔有不妥,其實每個大城市也是面對相同的問題,不是香港獨有,國家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在大城市生活,生產力不夠的便要退居二三四線城市甚至是鄉郊,說起來是很無情,但現實卻是如此,用香港稅收撥出部分作離港的養老設施,應該是無辦法中的辦法,現實中已有香港老人移居中山,以香港物業出租的收入去維持,生活素質不比香港差,香港應該建一些示範小區,和香港老人院作相比,人便會懂得怎樣去選擇。

 

(原文刊載於《成報》專欄:周一名嘴工作室)

 

活動及新聞中心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無障礙網頁守則聲明

Copyright © Allied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s Group Limited.

Powered by Backroom Creative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