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尧博士成报专栏分享:绿色溢价
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会使用「机会成本」这一个专业名词,若果用在做绿色碳排放的抉择时有另一个新用语ㄧ「绿色溢价(Green Premium)」,绿色溢价是指为了瞄买更环保、更低碳的産品,而必须付出的价差。绿色溢价可以分门別类,有电力的绿色溢价、电动车的绿色溢价、衣服的绿色溢价等。
举电力为例用石油发电和使用风电或太阳能电的成本差价有別,很多人以为风的动能和太阳能是不用付费,应该和石油比较相差不会太远,殊不知研发费用、安装费用、维修费用、佔地费用和低转换率令到相差不低,近年较成熟的技术才逐渐把溢价拉近。
这个绿色溢价算出来之后有什么作用呢?算出后便可以坦白的问自己或一般市民,我们愿意为环保花多少钱?我们负担得起?
举例说美国这几年的航空燃油售价是每一加仑2.22美元,若果採用航空用生质燃料便是5.35美元,零碳燃料的溢价便是3.13美元,有了溢价便可以知道飞机票的票价是否可以上调的价格乘客能否接受,若果太高票价而令乘客却步则是徒然,只留在口水花阶段,高溢价意味着政府可能带头给与一些补贴,或是一个商机给与研发团队,因为一旦找到新技术式思路可以把溢价降低便可以取得巨大市场。
反之低溢价表示已经可以负担,阻力相对较低,只要在政策、宣传和消费习惯花一番功夫便可以。
再者绿色溢对不同国家的佔比不一样,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溢价所佔比例肯定高,研发费用应该由那些已发展和研发能力强的国家去负担环保的责任,釐定由谁去负责。溢价更令我们知道要做到零碳目标有多困难,较具体化去想出解决方法。
(原文刊载于《成报》专栏:周一名嘴工作室)
活动及新闻中心